陈科博士团队通过特异性益生菌制剂改善婴儿肠绞痛症状

2021-10-18 10623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Frontiers in Pediatrics》发表益生菌制剂改善婴儿肠绞痛(COLIC)最新临床研究文献。该RCT研究是迪辅乐人体微生态健康解决方案科研计划的一部分,由来自中国的陈科博士团队历时三年完成,是完全基于中国人群开展的特异性益生菌菌株功能性研究。

 

婴儿肠绞痛(colic),又称婴儿过度哭闹综合症,一直是困扰孕婴人群的高频问题。主要表现为持续、难以安抚的哭闹不安,可伴有呕吐、面颊潮红、翻滚、双下肢蜷曲等症状,哭时面部潮红、腹部胀而紧张、双腿向上蜷起,发作可因患儿排气或排便而终止,在小婴儿则可反复发作并呈自限过程。

婴儿肠绞痛的病因仍未完全获知,但前瞻性研究发现未经干预的婴儿肠绞痛问题对青少年期的健康成长有潜在威胁。有婴儿肠绞痛问题的儿童在进入青少年期后胃肠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未受婴儿肠绞痛困扰的儿童。

同时有研究发现婴儿肠绞痛和婴儿肠道菌群紊乱有密切关系,使用特异性益生菌菌株干预婴儿肠绞痛问题成为欧美国家临床研究的热点。而针对中国人群的研究还非常罕见。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陈科博士领导的一个科研小组通过三年的努力完成了一项备受学术关注和认可的RCT(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该研究工作证实:口服长双歧杆菌CECT7894和戊糖片球菌CECT8330组合制剂(1×10E9 CFU)可显著改善婴儿绞痛症状。

 

该临床研究由112名年龄不超过两个月月龄,且符合罗马IV婴儿肠绞痛标准的纯母乳喂养或混合喂养婴儿参加,最终有90名婴儿全程完成了研究。益生菌干预组每天接受口服益生菌(干预组,IG,n=48):每日不限时间摄入1×10E9 CFU长双歧杆菌CECT7894和戊糖片球菌CECT8330与高油酸葵花籽油混合物。安慰剂组(PG,n=42)每天仅仅使用外观与益生菌相同的高油酸葵花籽油的混合物,持续21天。所有受试者在第1日、第7日、第14日和第21日均接受医护人员的专业评估。

评估结果发现:与安慰剂组相比,使用长双歧杆菌CECT7894和戊糖片球菌CECT8330混合油滴剂治疗的纯母乳喂养或混合喂养的肠绞痛婴儿自干预开始的第七日起,每次哭闹时长显著降低,每日哭闹频率显著降低;并且随着服用时间的增长,哭闹时间与频率均继续成梯度降低。同时,益生菌干预组婴儿的粪便性状也获得显著改善。

这项研究是首个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的关于中国婴儿肠绞痛的临床文献,近年来欧美儿科医学界在加强这个领域的研究,但由于基因、饮食习惯、气候条件、生活环境的不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群的肠道菌群结构并不相同。陈科博士的这项研究完全基于中国人群开展,对探索针对中国人更加有效的微生态健康解决方案有重大意义。

 

陈科博士

“使用益生菌进行人体健康问题的干预,已经不是一个特别新的概念,有非常广泛的成功案例。但普通公众,甚至包括未涉足这一领域的医务人员和科研人员,对益生菌的认知仍存在不足和误区,希望通过更多的科学研究找到更多能够应对人体健康问题的安全的益生菌菌株,快速赶超欧美国家的行业水平”

 

 《Frontiers in Pediatrics》儿科前沿

总部位于瑞士的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研究范围涵盖从基础研究到临床研究的广泛领域,持续对儿科护理和儿童健康方面做探索研究。该期刊旨在对相关重大研究成果进行历史总结和文献综述,或针对当前研究热点进行评述并探讨尚未解决的重大医学问题

 

迪辅乐医学研究基金(Dipro Medical Research Fund

专项用于人体共生微生物与宿主健康之间关系研究的独立科研资金,由德贝康爱医药科技公司、MIHC(中国)科学实验室、迪辅乐生物公司共同发起设立。该基金拥有迪辅乐微生物免疫代谢实验室,并持续开展人体微生态健康医学解决方案的临床科研工作

陈科博士团队通过特异性益生菌制剂改善婴儿肠绞痛症状

2021-10-18 10623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Frontiers in Pediatrics》发表益生菌制剂改善婴儿肠绞痛(COLIC)最新临床研究文献。该RCT研究是迪辅乐人体微生态健康解决方案科研计划的一部分,由来自中国的陈科博士团队历时三年完成,是完全基于中国人群开展的特异性益生菌菌株功能性研究。

 

婴儿肠绞痛(colic),又称婴儿过度哭闹综合症,一直是困扰孕婴人群的高频问题。主要表现为持续、难以安抚的哭闹不安,可伴有呕吐、面颊潮红、翻滚、双下肢蜷曲等症状,哭时面部潮红、腹部胀而紧张、双腿向上蜷起,发作可因患儿排气或排便而终止,在小婴儿则可反复发作并呈自限过程。

婴儿肠绞痛的病因仍未完全获知,但前瞻性研究发现未经干预的婴儿肠绞痛问题对青少年期的健康成长有潜在威胁。有婴儿肠绞痛问题的儿童在进入青少年期后胃肠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未受婴儿肠绞痛困扰的儿童。

同时有研究发现婴儿肠绞痛和婴儿肠道菌群紊乱有密切关系,使用特异性益生菌菌株干预婴儿肠绞痛问题成为欧美国家临床研究的热点。而针对中国人群的研究还非常罕见。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陈科博士领导的一个科研小组通过三年的努力完成了一项备受学术关注和认可的RCT(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该研究工作证实:口服长双歧杆菌CECT7894和戊糖片球菌CECT8330组合制剂(1×10E9 CFU)可显著改善婴儿绞痛症状。

 

该临床研究由112名年龄不超过两个月月龄,且符合罗马IV婴儿肠绞痛标准的纯母乳喂养或混合喂养婴儿参加,最终有90名婴儿全程完成了研究。益生菌干预组每天接受口服益生菌(干预组,IG,n=48):每日不限时间摄入1×10E9 CFU长双歧杆菌CECT7894和戊糖片球菌CECT8330与高油酸葵花籽油混合物。安慰剂组(PG,n=42)每天仅仅使用外观与益生菌相同的高油酸葵花籽油的混合物,持续21天。所有受试者在第1日、第7日、第14日和第21日均接受医护人员的专业评估。

评估结果发现:与安慰剂组相比,使用长双歧杆菌CECT7894和戊糖片球菌CECT8330混合油滴剂治疗的纯母乳喂养或混合喂养的肠绞痛婴儿自干预开始的第七日起,每次哭闹时长显著降低,每日哭闹频率显著降低;并且随着服用时间的增长,哭闹时间与频率均继续成梯度降低。同时,益生菌干预组婴儿的粪便性状也获得显著改善。

这项研究是首个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的关于中国婴儿肠绞痛的临床文献,近年来欧美儿科医学界在加强这个领域的研究,但由于基因、饮食习惯、气候条件、生活环境的不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群的肠道菌群结构并不相同。陈科博士的这项研究完全基于中国人群开展,对探索针对中国人更加有效的微生态健康解决方案有重大意义。

 

陈科博士

“使用益生菌进行人体健康问题的干预,已经不是一个特别新的概念,有非常广泛的成功案例。但普通公众,甚至包括未涉足这一领域的医务人员和科研人员,对益生菌的认知仍存在不足和误区,希望通过更多的科学研究找到更多能够应对人体健康问题的安全的益生菌菌株,快速赶超欧美国家的行业水平”

 

 《Frontiers in Pediatrics》儿科前沿

总部位于瑞士的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研究范围涵盖从基础研究到临床研究的广泛领域,持续对儿科护理和儿童健康方面做探索研究。该期刊旨在对相关重大研究成果进行历史总结和文献综述,或针对当前研究热点进行评述并探讨尚未解决的重大医学问题

 

迪辅乐医学研究基金(Dipro Medical Research Fund

专项用于人体共生微生物与宿主健康之间关系研究的独立科研资金,由德贝康爱医药科技公司、MIHC(中国)科学实验室、迪辅乐生物公司共同发起设立。该基金拥有迪辅乐微生物免疫代谢实验室,并持续开展人体微生态健康医学解决方案的临床科研工作